长岛变了——
三年前破船烂网横陈的荒滩如今变成了漂亮大气的广场,原来坑坑洼洼的马路变成了宽阔笔直的国家一级路,原来脏乱的小城变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花园城市……
变化的岂止是城市面貌。初秋的长岛,处处涌动着赶超发展的大潮:渔业养殖硕果
累累,招商引资红红火火,海岛旅游火爆异常……据统计,去年全县完成GDP16.6亿元,渔村人均纯收入4969元,在全国16个海岛县中,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占有前移四个位次,由2002年的第七位上升到第三位,其中人均GDP和人均储蓄居第一位。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县可实现GDP21亿元,渔业、工业和旅游收入均翻一番以上,全面实现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三年大发展、大变样”目标。
涛声阵阵,千帆竞发。长岛人加快发展的愿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干事创业的劲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涨。一场改变长岛面貌的大潮正在汹涌澎湃着……
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经济的大发展。长岛要再度崛起,必须首先解放思想,振奋精神——
无须讳言,在前些年的发展中,长岛,这个昔日全省第一个小康县已经落在了后面。1992年长岛成为全省第一个小康县,但由于栉孔扇贝养殖出现大面积死亡等原因,到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到9.3亿元,降幅31%;渔村人均纯收入由5599元下降到3190元,低于烟台市平均水平。在全国14个海岛县中,长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已由过去的首位降到下游水平。
然而,比经济滑坡更可怕的,是悲观失望的情绪。
“自从扇贝养殖遭到重创后,一些干部群众一度对烟台长岛的未来发展失去了信心”。说起以前的精神状态,一位县政府干部感慨不已。他说,当时一提起发展,部分干部满眼是差距,到处是困难,认为长岛要再创新的辉煌简直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则至今还记得这样一件事:他们到一户渔民家里去调查摸底,一进门渔民就说:“还摸什么底,现在打不来鱼,又养不了扇贝, 没出路了。”
悲观失望,成了长岛再度崛起的“拦路虎”,更像一把无形的枷锁,束缚住了干部群众的思想和手脚。这种状况,不仅让长岛县的主要领导心急如焚,也引起了省市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
2002年8月14日,省委书记张高丽亲赴长岛调查研究,现场办公。他指出,要充分看到长岛的优势、潜力和前景,总结经验教训,卧薪尝胆,艰苦创业,力争三年大变样,进入全国14个海岛县的前列。
市委书记焉荣竹也多次到长岛检查指导工作,他指出,长岛现在遇到的一些困难,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还是要多从主观上来看怎么干,这是至关重要的。要有志气,要有扎实苦干的拼搏精神。
长岛县委、县政府适时而动,提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卧薪尝胆,二次创业,再创辉煌”的口号,多次组织干部群众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深入开展了“学南山、赶长海”的大讨论和“比、查、议”活动。对比先进找差距,深入剖析查沉疴,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落后和困难并不可怕,而精神垮,则一垮百垮!
此后,长岛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又率先自我加压,向全县人民作出承诺,不实现“三年大发展,大变样”的目标不离开长岛;各乡镇各部门与县委、县政府签定责任状,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县人民承诺,接受全社会监督;同时,对40个渔村经济收入排出位次, 定期对变化情况进行通报。这一切,消除了全县上下“愁、难、怨”的情绪,树立起了“拼、抢、争”的意识,迸发出奋发向上的热情,迈出了干事创业的步伐。
思想解放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了。但到底怎么干?长岛人意识到必须用 新的视角看待长岛,重新发现优势,发挥优势——
70岁的王沟村渔民胡老爷子做梦也没想到,闯海为本的渔家人能“玩”着赚钱。过去渔闲季节是渔民歇息的当口,如今渔民却为接待游客忙得团团转。他告诉记者,自家办的“长岛民宿”一年能为自己带来3万多元的收入。
“长岛民宿”是长岛人自我审视,重新发现自己优势的一个例证。思想的闸门打开之后,长岛干部群众激情迸发,干事创业的雄心壮志重新回荡在每个人的心中。但“想干事”并不意味着“干成事”,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是:面临着海洋资源的日益枯竭,长岛要重新崛起,再创辉煌,靠什么?
还是靠海洋。不过要重新定位,挖掘海洋的新优势。长岛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引导全市上下重新审视自我,用新的视角看待长岛,用创新的精神来培育长岛新的优势,用特色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思路一变天地宽。长岛人发现,原来自己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海洋的优势多着呢:
--长岛海域辽阔,有可开发海域70多万亩,水产养殖资源十分丰富。虽然栉孔扇贝养殖遭到重创,但如果调整养殖结构,以海参、虾夷扇贝两大优势品种为突破口,假以时日,海水养殖业一定能重振雄风。
--蓝天、碧海、小岛、飞鸟……长岛风景优美,素有“海上仙山”和“天然氧吧”之称,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但长期以来千军万马和条块割据式的开发,不仅造成分散投资和重复建设,也使得长岛旅游对外难以形成拳头优势和品牌效应。如果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和和包装,并推出一批富有渔家特色的旅游项目, 旅游将会成为长岛的一个支柱产业。
--长岛风力资源丰富,发展风电产业潜力巨大。据专家论证,长岛可建设100万KW的海上风场。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现,年可发电25亿度,实现利税5亿元以上,仅此一项,就可使长岛由贫变富。
看清优势,抓住机遇,长岛上下达到了这样的共识:要打好翻身仗,必须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海岛风力、水产和修造船资源优势,加快工业骨干产业培植;围绕打造中国北方海岛度假中心、妈祖文化中心和休闲渔业中心三大品牌,加快推进“旅游兴岛战略”。
发展思路明晰了,落实是关键。长岛的重新崛起等不来、盼不来,必须依靠努力拼搏、埋头苦干——
眼下正是扇贝收获季节,在北长山乡,记者见到了正带领机关工作人员帮助渔民抢收扇贝的乡党委书记吴厚胜。一个月来,天未亮,该乡机关工作人员就随渔民出海,早晨上岸卸船倒笼,冲洗扇贝,打包装车,脸被烈日晒得黝黑,胳膊爆了皮,一个多月白黑连轴转,帮助渔民抢收销售扇贝近千吨。
长岛人深深知道,在各种困难交织的情况下,要把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每个机关单位办公室的角落里都堆放着铁锨、铁镐、手套等用具。一问,才知道,从2003年春天开始,长岛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绿化美化工程。在当时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长岛县委、县政府发出号召,动员全体机关干部积极参与到这两项工程中去。公路改造,所有的机关单位分段包干路边的绿化带,利用双休日自己动手栽花种树,美化家园;建设明珠广场,所有的机关干部齐上阵,挖泥抬沙,种草栽花;绿化荒山,还是机关干部冲在前面。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于仁海告诉记者,两年来,他们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双休日,仅他们办公室就用坏了20多把铁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长岛县城面貌的大变样,但更重要的是淬炼了长岛干部埋头苦干、甘于奉献的精神,这才是最重要的”。长岛县委书记于旭华说。
王沟村是南长山镇经济比较落后的一个渔村,村里看好了海参育保苗这一产业,但需要大笔启动资金,村里没钱。时任镇长张世岩知道这件事后,立即与银行联系,将自己的住房作为抵押,贷款10万多元给王沟村购买参苗。接着带领机关干部与村民一道挖塘、填泥、拉电。镇党委书记于洪乐告诉记者,他们镇的机关干部或是采用抵押住房,或是采用5人联保抵押工资的方式,先后为6个渔村共贷款120多万元,用于村里投资渔业养殖或兴办“渔家民宿”。他们的努力赢得了丰厚的回报:1—8月份,该镇水产品出口达1300多万美元,占全县的一半。预计到今年年底,全镇经济总收入将达到4.5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比2002年翻一番。
饱蘸汗水绘宏图。如今,山东长岛人规划的宏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三年来,全县投入资金5.3亿元,放养海参3.7亿个,虾夷扇贝12.3亿个,投入资金和数量超过了前六年的总和,渔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今年1—8月份,全县接待游客94万人次,门票收入2000万元,旅游直接收入2亿多元;鲁能集团投资1.1亿元的20台风机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年创利税达1100多万元。
更多长岛旅游资讯:长岛民宿点评网 ww.yjldp.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