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平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她为祖国感到骄傲。庆幸自己赶上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农村的小姑娘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实现人生梦想,这个时代是公平和充满机遇的
第二句话: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载人航天事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但是每一名航天员都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随时做好献身的准备,“即使我们回不来。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第三句话:拼搏的人生最壮美。航天员刘旺漂亮的太空十环手动对接、张晓光“天上一天、地下一年”的十五载坚守、景海鹏三次圆满完成任务,他们都展现出了拼搏带来的快乐
水母网3月27日讯(烟台日报记者 慕溯 摄影 记者 唐克)“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昨日上午,烟台籍航天员王亚平抵达家乡,在市教育局演播厅开讲“向着梦想,幸福奔跑”主题讲座。全市203418名中小学生在485个分会场同步收看了视频直播。王亚平以“追梦历程”“百炼成钢”“圆梦九天”三个部分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为家乡的“学弟学妹”们照亮梦想之光。
追梦历程
“大家看这幅图,不知道是否认识。这是咱福山的门楼水库,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烟台福山人……”一开场,王亚平就向青少年们介绍起自己的家乡,一股亲切暖流瞬间涌入会场。像诸多农村的孩子一样,王亚平儿时的梦想也是“走出大山”。她坦言:“那时我想当律师、老师,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从未想过要成为一名航天员,走入太空。”但从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成绩一向优秀的她,在一次招飞中,真的走进蓝天的世界。
王亚平在福山一中读高中时,是理科班里唯一一个不戴眼镜的女生。在同学的鼓励下,她勇敢报考,一路过关斩将考进了军校,成为了我国空军第七批女飞行员中的一员,从此和天空结下不解之缘。
王亚平进入飞行学院后,一个个坚持自我的选择使她的内心逐渐萌芽了蓝天梦和飞天梦。其中,她提到第一次跳伞的故事。“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坐飞机就是跳飞机,印象太深刻了。我记得第一次要跳伞时,几位战友都很兴奋,勇敢、果断地就跳下去了。但是当第二次再跳时,大家都沉默了,新鲜劲儿过了,剩下的都是恐惧。但是大家没有一个退却的,都战胜了自己,战胜了恐惧。”
听到这里,现场的学生们热烈鼓掌,为“初出茅庐”但毅然勇敢的王亚平所感动。随后,王亚平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青少年,梦想像天空中璀璨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追寻,终有一天可以触手可及。
从17岁参加空军招飞成为我国第七批女飞行员,到多次参加战备演习、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重大任务,王亚平说,这是一份荣誉和责任。每一次任务,无论身处何地,她都感到无比自豪。正是她的执着,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才使得她的梦想一步步成为现实。
百炼成钢
“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可是,擦干眼泪,努力向前,我们就会离自己的梦想近一点,再近一点。”在飞行学院期间,王亚平接受着艰苦的训练。当她说自己第一次驾驶飞机飞上蓝天,俯瞰祖国的大好河山,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让她明白了坚持的意义。
也正是这种坚持与刻苦训练,才让她有机会,成为一名航天员。
航天员的日常训练到底有多艰苦?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航天员的日常训练,王亚平以视频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离心机训练、转椅训练、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等多项训练内容,每一项训练都要忍受高压、缺氧、失重等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看着视频中一个个困难的训练,同学们都揪住了心,时不时发出一声声感慨。其中,王亚平认为最具挑战的训练是超重耐力训练,在这个训练中,受训者要忍受约等于8倍自身重量的压力,虽然随时可以在训练中按下暂停按钮来减轻自己身体的痛苦,但没有一个受训的航天员选择按下……讲到这里,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同学们以这样的方式向航天员们致敬。
“大家知道这两位是谁吗?”讲座过程中,王亚平不断与同学们互动。现场,学生们情绪高涨,纷纷举手抢答。回答对的同学,得到了王亚平亲手赠送的亲笔签名照。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们激情满满、互动满满,最终,由于学生们的热情高涨,多位同学同时抢答,王亚平提前准备的签名照赠送完毕,另找来航天纪念信封签上名字赠予同学。
圆梦九天
从紧张繁重的专业课学习,到不为常人所知的严酷训练,王亚平说,这个过程让她深刻理解了航天员大队那句只有经历过百炼成钢的人才能体会的话:“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其中的真谛”。
这样的体会,王亚平时刻谨记心间。
终于,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发射获得圆满成功。作为神舟十号飞船飞行乘组唯一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圆梦九天。
有人问,在发射的那一刻,紧张吗?她说,不紧张,反而很镇定。她说,是对国家的荣誉感,让她忘却恐慌与紧张,是对国家航天事业的自豪感,让她做好了一切准备。
随后,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讲课,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使其了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她在线讲解和实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讲座期间,她又带学生们重新回顾了当时的太空课程的片段,现场的学生们兴奋不已,瞪大双眼去感受神奇的太空空间。
“如果还有机会,还能去太空,我一定要试一下,这个水球到底何时能爆掉。”当视频播放到给水膜注水变水球实验时,王亚平开玩笑地与现场学生互动,并将“真实的”感受带给学生们。
最后,王亚平用三句话跟大家分享了内心的真实感受:第一句话:她为祖国感到骄傲。她庆幸自己赶上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农村的小姑娘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实现人生梦想,这个时代是公平和充满机遇的。第二句话: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载人航天事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但是每一名航天员都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随时做好献身的准备,“即使我们回不来,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第三句话:拼搏的人生最壮美。航天员刘旺漂亮的太空十环手动对接、张晓光“天上一天、地下一年”的十五载坚守、景海鹏三次圆满完成任务,他们都展现出了拼搏带来的快乐。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的掌声久久不息,在领略了航天精神的同时,也为自己注入了一股动力。
“听完讲座,我非常振奋,我很敬佩王亚平老师坚强的意志力,我要向她学习,不停下努力的脚步,向着我自己的梦想继续出发。”烟台二中莱山校区初五班学生闫俊诚说。
“我给亚平阿姨准备了礼物”“这是我和老师一起手作的烙画,主题是《中国梦》”“别看我岁数大,我可是你的铁杆粉丝”……昨日下午,烟台籍航天员王亚平来到“共筑航天新时代—山东烟台站”中国航天科普展上,与我市中小学生及市民观众互动交流,分享航天故事,感受到家乡人们浓浓的热情。
当日下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所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沈力平在莱山一中图书馆一楼礼堂,为莱山一中的学生们作了关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与展望》的主题讲座。现场同学聚精会神地听着报告,在心中埋下一颗科技火种。
学生送出家乡情
下午3点半,烟台国际博览中心门外已经聚集了来自开发区、牟平区、福山区等多所烟台中小学校的学生们,他们手持国旗,等待着王亚平与他们分享航天故事。
3点40分左右,当王亚平走进航天展的现场时,市民及学生们纷纷鼓掌,热情欢迎王亚平回到家乡。与此同时,伴随着一首《我和我的祖国》的乐曲响起,现场的市民都显得很激动。在这里,大家或为王亚平献上鲜花,或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以烟台人淳朴的方式欢迎着为祖国出征太空的王亚平的到来。
“亚平阿姨,这个是咱们福山的大饽饽,希望您喜欢。”两位小学生提着篮子,送到王亚平手中。“亚平师姐,这是我和同学们亲手写的一些祝福,您是我们的师姐,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您学习。”来自福山一中的学生唐欣雨将厚厚的本子递给王亚平。翻开本子,上面写道:亚平师姐,您是我们每一位一中学子的骄傲。从冲破苍穹的刹那,振奋了我们每个国人的心,更激励了我们一中学子追梦而行。“王老师,这是我和老师一起做的烙画。主题是《中国梦》,这上面有您执行任务的标志,有您的头像,还有航天精神。这只凤凰代表您飞出福山,是福山人的骄傲。这只龙代表中国,希望我们祖国繁荣昌盛。”来自实验中学的由和玮带来了与指导老师范晓霞共同完成的葫芦烙画……
感受到孩子们浓烈的热情,王亚平一一亲切回应,送出签名照,给他们写下寄语。“向着梦想,幸福奔跑”,在牟平实验中学孩子的本子上,王亚平写下这样一句话。正如她当日上午所做的讲座中所希望的: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可是,擦干眼泪,努力向前,我们就会离自己的梦想近一点,再近一点。
老人也是“铁粉”
现场也不乏热情市民。在展览现场,市民簇拥而上,纷纷与王亚平合影。
市民岳雪灵告诉记者,得知今天王亚平要来航天展,她下午早早就在航展等着了。“能够有机会看到我们国家的巾帼英雄,我确实感到很荣幸也很激动,她得吃多少苦才能换回今天的成就,这么棒,她是我们新时代女性的楷模。”岳雪灵的言语中透露着对王亚平的崇拜。
“我是你的铁杆粉丝。”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来到王亚平面前,拿出一张珍藏的王亚平个人照片,说:“我一直都很关注你和你的队友。你们是祖国的骄傲,是咱烟台人的骄傲。今天能见到你,我太高兴了。”王亚平握着老人的手,感谢老人的鼓励与关注。随后,王亚平与老人合影留念、赠送亲笔签名,并祝福老人身体健康。
“上午的讲座,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亚平把自己的故事、太空的故事分享给我们、给学生们,成为学生们前进的明灯。下午的现场互动,我们福山的孩子们也非常期待。他们很有心,提前准备了给亚平的礼物。”福山区教研中心教研员王英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亚平的老乡,6年前亚平‘飞天’,让我们激动、骄傲,她的太空授课,令福山的师生们印象深刻。这次能与她面对面,我很激动,很自豪。”
种下科技的种子
当日下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所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沈力平在莱山一中图书馆一楼礼堂,为莱山一中的学生们作了关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与展望》的主题讲座。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它首先小心地探索大气层的边缘,然后将把控制和干预能力扩展到整个太阳系。”76岁的沈力平精神矍铄,用俄罗斯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名言开始了讲座,向现场的师生们讲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概况以及目前我国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沈老的报告,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甘于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的种子。莱山一中高二六班的姜钟涵告诉记者:“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很艰辛,也让我懂得了先辈们为祖国发展甘于奉献的不易,以后我也要成为像他们一样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的人。”
更多长岛旅游资讯,请访问 》》 长岛民宿点评网 http://www.yjldp.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