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增收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民增收问题高度重视,在许多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近年来,地处渤海深处的山东长岛县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努力克服全球性的渔业资源锐减对渔民增收的制约,按照“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的指导方针,挖掘渔业增收潜力,拓宽渔民增收渠道,奏响了渔民增收致富三部曲。2005年长岛县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8元,同比增长20.9%,增幅列烟台市各县市区之首,高出全市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山东省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
奏响渔业创新曲,加快发展“短、平、快”产业。
渔业是渔民的立身之本,做活“靠海吃海”文章是促进渔民增收致富的基础工程。这几年,长岛县政府针对部分渔业项目投资回收期长、风险大的现状,加大科技支渔力度,大力实施示范带动战略,积极引导渔民发展投资风险低、养成周期短的“短、平、快”产业,在全县重点推广了虾夷扇贝筏养、深水网箱养鱼、海参育保苗业等新兴行业,有限度地恢复了栉孔扇贝筏养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渔民当年投入当年见效的发展模式极大地加快了渔民增收致富步伐。2005年,长岛渔民在这四项产业上的收入近5亿元,增幅达到15%以上。
奏响转业增收曲,加快推进渔民进城创业步伐。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长岛县加快城乡协调发展步伐,针对捕捞资源持续衰减,以捕捞为生渔民增收乏力的不利现状,积极引导渔民由渔村转向城镇,为切实解决渔民进城创业问题,提高渔民非渔收入,长岛县政府抓好城市经营,采取政府投入、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开工建设了长岛商贸城、步行一条街、餐饮大排档、旅游纪念品超市等商业网点,引导他们积极从事商贸、旅游、交通、餐饮等行业,为渔民创业致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同时,长岛县对进城创业渔民在税收、保险、子女入学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解决了渔民的后顾之忧。2005年,长岛县新发展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1044户,新增从业人员3713人,其中渔民转产户占40%以上,仅此一项就可为渔民增收3000多万元。
奏响品牌发展曲,加快打造渔民增收金字招牌。
随着长岛旅游带动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旅游服务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吃住在渔家,游乐在海上的“渔家民宿”应运而生,长岛县政府及时出台管理政策,实行“渔家民宿”挂牌经营,成功遏制了“渔家民宿”业户竞相压价、无序竞争等不良现象的蔓延趋势,极大规范了“长岛民宿”的经营秩序,顺利通过了全国首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成为国内旅游知名品牌。2005年全县“渔家民宿”发展到近600户,接待游客32万人次,实现收入2560万元,户均4万多元,成为渔民增收的新亮点。
根据长岛县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长岛县渔民人均纯收入仍将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到2010年将突破1万元大关,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更多长岛旅游资讯:长岛民宿点评网 www.yjldp.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