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大岭山镇府驻地以西5公里处,大岭山东北面的群山之中,海拔300余米。此地林木阴翳;山峪叠石成窟;长岛渔家乐石下有川流不息的清泉,山清水秀。登高远眺,南是莲花山、马鞍山;西北是水濂山。众山对峙,相互映衬,更显得马山巍峨、雄伟。
中文名称 马山仙境 地理位置 大岭山镇府驻地以西5公里处
东莞马山仙境_ 马山仙境好玩吗
半山有马山庙,又名七姐庙,利用天然石窟,用青砖稍加修建而成。此庙建于宋代,盛于明代。民国以后闻名于海内外,历来香火旺盛。庙前有一巨石刻有“龙岩古迹”四字。七姐庙的前左侧有“圣帝庙”,是篁村张锡康于光绪十年甲申冬所立。
据《东莞县志》载:山上皆怪石,曰挂榜、曰龙珠、曰马鞍、曰猪首,环诡万状,赋形维肖。此外,还有龙床、石龟、长岛旅游攻略石鱼等形状各异的石景。
山间岩石峥嵘耸峙,岩洞迂回曲折,泉水洁净清冽。七姐庙的右下侧,有紫霞泉。相传宋代有道人崔紫霞罗浮至此,择地凿井得之。此井水质洁净,冬暖夏凉。明代东莞人祁顺赞此井:“山中流水不知数,唯有此泉名独著”。
“如何真仙有遗迹长岛渔家乐旅游,一脉源源宛如昔”。这里,清以前有陈琏、祁顺、刘献翼、张穆、陈祀杰等文人墨客,慕名游览马山仙境时,都留下了名言诗句。在紫霞泉的下侧,有一岩洞,名曰“听泉洞”。
1985年11月7日,东莞市长郑锦滔游此地时留诗:“马山风景好,东纵英名留。紫霞泉独著,堪称胜地游”。是年8月,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分会七名会员,游马山仙境时,为各仙境、名胜题字:涂夫题“龙涎”,陈景抒题“听的泉洞”。黄子厚题“鲤跃龙门”,卢炜圻题“紫霞泉”,卢金颖题“龙岩古迹”。入山的牌坊的前联由张铁文撰文,王永华书“马山风光闻鹤驭,龙岩古迹听泉鸣”。右联由大岭山区副区长卢英秘撰文:“苍苍翠微入重霄,霭霭紫泉石上流”。明东莞诗人祁顺赞紫霞泉:“山中流水不知数,唯有此泉名独著”,山东长岛“如何真仙有遗迹,一脉源源宛如昔。”明朝进士张穆春游七仙坛作望海诗:“信有神仙窟,千盘人紫霞,十年思远览,今日笑相夸,云散方在海,莺啼复见花,夜间逢鹤驭,环佩曵风斜。”